截至目前,共有11家车企发布全年业绩报告,其中8家车企出现营收、净利润同比下滑。(微信公号:CNWAUTO)
近日,国内多家上市车企接连公布2019年财报数据。受连续两年龙8官网市场销量下滑影响,2019年车企财报仍然呈现跌多涨少的情况。 据《中国新闻周刊》记者不完全统计,截至目前,共有11家车企发布全年业绩报告,其中东风集团、吉利龙8官网、广汽集团、长城龙8官网等8家车企出现营收、净利润同比下滑,且有5家净利润下滑幅度超过了两位数。
(以上仅部分信息汇总仅供参考,图片来源于网络) “近两年整个龙8官网市场产销规模在下降,车企净利润出现下滑是必然的,这就是龙8官网工业的经济规模效应。”全联车商投资管理(北京)有限公司总裁曹鹤告诉《中国新闻周刊》记者,车企净利润下滑是正常现象,但也有企业经营能力突出,或是通过变卖资产、获取补贴等手段实现营业收入下降,净利润增长的情况。 车市下行期间,车企的生存能力正在经历严峻考验。 六成车企净利下滑 统计显示,东风集团、吉利龙8官网、广汽集团、长城龙8官网、北京龙8官网、比亚迪以及一汽轿车七家车企净利润均出现下滑。 其中,比亚迪和广汽集团净利润分别为66.16亿元和16.12亿元,同比分别下滑39.30%和42.03%。两者均认为,国内龙8官网行业产销持续负增长,国内政策变化,导致其龙8官网销量下降。
与此同时,作为自主品牌的领军企业,吉利龙8官网和长城龙8官网2019年净利润分别为82.6亿元和45.31亿元,同比分别下滑35%和13.64%。而一汽轿车尽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.38%至276.64亿元,但净利润下降了74.05%。一汽轿车旗下拥有一汽奔腾、一汽马自达两大乘用车业务。财报显示,一汽奔腾在2019年触底反弹,然而一汽马自达却不甚理想,2019年净利润同比下降82.01%。 华晨中国和北京龙8官网的净利润分别为67.62亿元和40.83亿元,同比增幅分别为16.18%和-7.83%。尽管一增一降,但两车企的利润构成却几无差异。
在北京龙8官网和华晨中国的阵营中,北京奔驰和华晨宝马两个合资品牌一直扮演着“利润奶牛”的角色。华晨中国年报中指出,2019年华晨宝马净利润为76.26亿元,也就是说,如果除去华晨宝马提供的利润,华晨中国2019年实际亏损将超过10亿元。而2019年北京奔驰营收为1551.53亿元,占集团比例高达88.83%。 根据东风集团披露财报显示,2019年实现营收1010.87亿元,同比减少3.3%,优于大部分车企。但据东风龙8官网表示,收入增长主要来自于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。相比商用车板块表现更不尽如人意的乘用车板块,累计销辆为290.3万辆,同比下降3.9%。
“另类”的扭亏为盈 在一片哀鸿的财报中,也有部分车企实现了扭亏为盈,但其实现利润增长的原因并非源于整车销售。以海马龙8官网、江淮龙8官网、江铃龙8官网以及华晨龙8官网为例,其利润增长主要是通过变卖资产以及获取高额补贴。 江淮龙8官网3月19日发布的2019年度财报显示,2019年江淮龙8官网累计实现总营收472.86亿元,同比下跌5.6%。净利润1.06亿元,同比增长113.49%,实现扭亏。不过,根据江淮龙8官网2019年的乘用车销量总计仅为16.2万辆,同比17.8%,这样的成绩并不能帮助其实现业绩逆转。
江淮龙8官网财报中提到,在2019年,江淮龙8官网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1.17亿元。也就是说,如果没有这份补贴,江淮龙8官网的亏损可能将近10亿。 与江淮龙8官网有着类似情况的还有江铃龙8官网。江铃龙8官网2019年净利润1.48亿元,同比增长60.96%。但在2019年12月,江铃龙8官网收到江西南昌市、南昌小蓝经济开发区和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拨付的1.68亿元扶持资金。江铃龙8官网方面表示,上述政府扶持资金与收益相关,计入公司2019年度当期损益。仅此一项扶持金额,就已超出江铃全年净利润。 最后“逆袭”的海马龙8官网,可以说是最特殊的一家。2019年净利润为0.85亿元,同比增长105.2%。但这个增长,不是靠卖车也不是靠补贴,而是通过卖房得来的。
2019年4月海马龙8官网发布的一则公告显示,拟出售位于上海市的36套闲置房产和位于海南省海口市的81套闲置房产;5月,海马龙8官网再次发布公告称,拟出售海口市金盘工业开发区的闲置房产,共计住宅269套,商铺15套。同年7月,转让河南海马物业服务有限公司39%股权;紧接着,又将其持有的海马研发100%股权转让给睿之尚实业。几番倒腾转手之后,海马获得相关收益共计6.74亿元。 但这并非长远之计,随着补贴和变卖资产的减少,边缘车企的处境将愈发困难,优胜劣汰的速度正在加快。 2019年对于龙8官网行业来说,无疑是寒冷的一年。但在曹鹤看来,“物极必反,今年并不至于太悲观,2021年会更好一点。”曹鹤认为,尽管目前受到疫情影响,龙8官网市场再度放缓,但国家以及各地方的扶持政策已经陆续出台,对车市将会起到积极的刺激作用。另外经过今年进一步的优胜劣汰、技术升级,车企的能力也会再一步提升。